
為積極響應國家強化經貿治理能力的戰略急需,緊密圍繞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需求,構建與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相匹配的人才培養體系,9月20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對外經貿統計高層次人才培養研討會在古北校區成功舉辦。來自國家統計局、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西安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同濟大學、廈門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北京工商大學、江西財經大學、天津財經大學、上海開放戰略研究中心、杭州海關等20余所單位和高校的30余名專家學者出席。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校長汪榮明,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郝程程,發展規劃處副處長(主持工作)趙倩,原研究生院院長、原統計與信息學院院長劉永輝,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全體領導班子及師生代表參加會議。開幕式由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黃靜主持。

汪榮明代表學校向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感謝。他提到,要充分提高統計學科在國家發展中的影響力,探討對外經貿統計人才培養的新方法。因此,本次會議的召開既是進一步學習統計理論前沿知識的平臺,也是共同討論統計人才培養體系、將理論知識轉化為服務改革開放成果的契機。他向與會專家學者介紹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發展特色:一是自1960年成立以來為中國的發展輸送了大量外、經、貿人才,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底蘊;二是學校積極參與國家政策研究,在對外經貿領域主動承擔責任、做出貢獻;三是學校為長三角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尤其是在出口管制人才培養方面走在前列。他期待通過這次會議,能夠分享最新成果,促進統計學科的教學和人才培養改革,為國家的對外經貿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首席專家王亞平致歡迎辭。他代表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對與會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預祝研討會能夠圓滿成功。他指出,當前國際經貿形勢嚴峻復雜,而中國堅持促進貿易與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因此培養具備戰略眼光和數據分析能力的外經貿的統計人才至關重要。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長期圍繞國家經貿發展大局,發揮著理論研究、決策參謀、政策宣傳和交流平臺的作用,也愿意為培養高層次外經貿統計人才做出更多行動。他期待能夠凝聚學界、業界力量,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和各高校、各機構開展更多緊密合作。

著名統計學者許憲春作《國際標準關于數字化核算的修訂與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面臨的相應改革》的報告,深度解析2025版SNA中的數字化核算相關“數據”“數據資產”等概念,并提出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面臨的改革任務。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首席專家王亞平作《復雜嚴峻的國際經貿形勢及應對》報告,就當前國際經貿環境中的重點議題進行解讀,闡釋三個“堅定不移”的深刻內涵。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黨委副書記賈懷勤教授作《貿易統計在學科中的位置及其發展脈絡》報告,系統論述了全球化、數字化推動貿易統計研究的機理與過程,以及問題驅動貿易統計研究的重點內容。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鐘寧樺教授作《人工智能賦能經濟學科發展:以精準預測進出口為例》報告,介紹團隊綜合運用人工智能與多源數據開展貿易重點指標預測的優秀成果,為人工智能賦能經濟領域研究發展提供范例。

江西財經大學講席教授邱東教授作《經濟統計學的專業思考之一—— 關于國民核算原理》報告,強調以流向線作為理解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工具,深刻揭示SNA的科學性與交易者“雙維分類”等內涵,指明理解和使用SNA方法論時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統計學院經濟統計系主任陳全潤教授、東北財經大學統計學院院長徐強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李揚教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經濟統計系主任李佩瑾副教授分別就學院對外經貿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解讀。會上,各高校專家、行業嘉賓對加強對外經貿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進行了交流探討。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院長張日權主持研討。

本次研討會為對外經貿統計理論與實務的學術交流和前沿成果共享搭建了平臺,匯聚了推動統計學科人才培養的智慧和力量。未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將匯聚多方智慧助力學科建設,持續在人才培養上發力,為助力上海國際貿易中心核心功能打造,維護國家對外經濟貿易安全貢獻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