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第七屆“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以“科技創新引領的新質生產力”為主題,吸引來自全校400余名師生組成22支隊伍,深入長三角智能制造、數字經濟、新能源等領域企業走訪調研,通過深入分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特質以及科技創新、資源整合的核心作用,梳理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的具體機制,揭示中國產業體系升級的內在邏輯,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

項目團隊深入社會一線和企事業單位開展全景調研,精準測度科技創新催生的新質生產力水平,剖析其關鍵性驅動因素,并提出對產業升級、技術突破發展的可行性建議。在上海米其林有限公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黨委書記黃靜、副院長李瑞囡帶領師生開展調研訪談,引導學生從企業品牌發展戰略、科技自主創新成果、產學研協同創新模式、轉型期面臨的挑戰等維度,系統梳理、應用分析調研數據,讓“新質生產力”從概念變成可感、可測、可復制的產業實踐。

同時,團隊運用前沿數據分析方法深入企業調研,將專業技能與企業新質生產力培育實踐深度融合,在賦能企業創新發展的同時,進一步夯實自身專業理論素養。在上海引智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團隊與相關技術人員重點探討了鋰電池與氫燃料電池的技術發展及其面臨的挑戰,不僅加深了對新能源電池制造與回收技術賦能產業發展的理解,也運用專業數據知識深入分析了電池回收的技術差異、成本構成及政策影響。

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日新月異,數字要素已躍升為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項目團隊赴上海市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EAILab壹貳實驗室參觀學習,了解公司模塊化實訓項目庫、集成化AI助手系統與階梯式編程環境,以期與企業形成協同共創的育人模式。

為推動高校與企業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環節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緊密合作體系,項目深度對接企業需求,形成校企融合的長效機制。在蘇州工業園區,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范鳴、團委副書記彭鵬率隊開展人工智能產業專項調研,深入走訪企查查、同程旅游等知名企業,精準對接企業人才與技術需求,與企業重點探討就業育人路徑,有效拓展了校企合作網絡。目前,果芽科技、天數智芯等企業主動表達了強烈的合作意愿,為后續推進多層次、實質性校企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始終致力于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在實踐中深化對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的認識,讓科研成果服務于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為推動科技創新引領的新質生產力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顏維琦 通訊員毛睿)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16818921ca5d4bf2ad73d76dd3949b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