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先鋒——史鴻銘

人物介紹
01 個人簡介
史鴻銘,就讀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應用統計專碩。研究生期間,獲得研究生二等學業獎學金。
02 獲獎情況
AFAC阿里天池金融預測挑戰賽季軍
中國計算機大數據挑戰賽國家三等獎
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國家二等獎

03實習經歷
先后在蔚來、B站、字節跳動商業化、字節跳動AI進行DA、DS實習。曾收獲拼多多、美團、迅雷等多家單位的offer,現正式簽約美團。
求職感悟
求職之路,是一段彌足珍貴的成長之旅,也是一次告別學生思想與學生身份的機會。起初,我多方面審視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借鑒前輩們的寶貴意見,下定決心要在數據科學的領域深耕。
實習階段,我認真對待每一份分析文檔,提煉出屬于自己的工作方法,并將其靈活運用到不同的業務場景。同時,我主動與領導溝通,學習行業的發展前景,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拓寬了自己的學術視野,更明晰了數據科學在行業內的價值。進入校招面試環節,我精心打磨簡歷,選定自身與投遞部門關聯度做高的崗位,認真準備每一場來之不易的面試機會,最終與心儀的offer雙向奔赴,開啟個人職業生涯的新篇章。
學長寄語
學長,我們該如何找準自身定位呢?
其一,學會自我認知與剖析。我們可以細致梳理個人所具備的優勢與劣勢,了解自己的崗位傾向,更傾向于業務還是更注重技術?
其二,全面了解行業發展。我們可以借助多樣化的渠道,以及與相關行業的前輩展開交流,獲取詳實且準確的信息,從而對不同行業的發展趨勢、崗位的核心要求與晉升路徑等形成清晰認知。
其三,積極參與實踐活動。我認為實習、各類實踐競賽等都十分珍貴,我們要多多實踐,切實感受自身與崗位之間的契合程度,通過實踐反饋校準職業發展目標。
學長,關于就業您有什么想法呢?
當下,競爭壓力與日俱增,就業無疑面臨著重重挑戰,若想從中脫穎而出,多方面發力必不可少。
其一,實習經歷至關重要。實習宛如一扇扇開啟不同職場世界的大門,能讓我們親身感受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流程以及公司氛圍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校招時,公司往往會依據實習質量以及實習與崗位的匹配度來篩選人才。所以,通過高質量且契合自身發展的實習,不僅能積累豐富經驗,還能增加在校招中被心儀公司選中的概率。
其二,主動獲取信息。如今信息飛速更迭,我們切不可故步自封,而應借助多種渠道去深入了解行業動態、崗位要求以及企業發展趨勢,如:小紅書、脈脈、微博等。憑借掌握信息,我們在求職時可以目標明確,進而做出明智的抉擇。
其三,摒棄被動選擇的心態。校園生活簡單有序,而職場有著全然不同的規則與節奏。我們不能再秉持學生時代被動等待安排、依賴他人的心態去應對工作,而是要學會主動擔當責任,積極解決問題,以成熟、獨立的姿態去從容應對職場中的各類挑戰。
總之,我們唯有重視實習、廣納信息、擺正心態,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提升競爭力,找到心儀的工作。
學長,您認為我們應學習和提升哪些方面呢?
對于DA、DS、BA此類和數據與業務密切相關的崗位,需要從技能和業務兩個維度去進行學習和提升。
技能方面,要掌握基礎的數據分析工具sql、python,還要深入學習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前沿技術在數據分析中的應用。比如,運用聚類分析算法對客戶進行精準分層以及構建預測模型預估產品銷量走勢等。熟練掌握數據可視化工具,將復雜的數據結論以直觀易懂的圖表、看板形式呈現出來,避免因數據解讀困難而造成的溝通障礙,助力數據更好地服務于公司業務。
業務方面,首先要培養自己的全局意識,就是多參與整個項目中的全流程,對產品、運營等所有環節都要了解,不要僅局限于數據這個環節上,站在更大的視角,跳脫出自己所在崗位,看這個項目和商業模式;其次數據要往前臺走,去做“數據+”,數據是一項技能,而非一個獨立存在的崗位。后面可以往產品轉、運營轉,目的是盡可能在整個業務流程上覆蓋更多的環節,學會對外輸出。
求職之路,路漫漫其修遠兮,這個過程就是一次成長,希望我們都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面對狂風暴雨能夠屹立不倒,最終收獲自己的燦爛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