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松江非遺,
堅定文化自信
“數說黨史數說中國”理論宣講團隊31
數說松江非遺
8月7日下午,“數說黨史 數說中國”理論團繼續送課進校園,前往華東政法大學附屬學校講授“數說松江非遺,堅定文化自信”,主講人凡美琪老師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生動的講述方式,帶領小朋友們走進松江非物質文化遺產。

課程開始,凡老師首先向小朋友們介紹了“非遺”的概念,即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遺產不僅承載著歷史,也蘊含著民族的智慧和精神。凡老師通過一系列富含深意的數字,精彩的圖片和視頻,展示了松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獨特魅力。從傳統的手工藝到民俗活動,從古老的顧繡到皮影戲,每一個非遺項目都讓小朋友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時代活力。在課程的互動環節,小朋友們積極參與,他們對松江非遺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凡老師鼓勵小朋友們通過親身體驗和不斷學習,以更好地理解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在課程的高潮部分,凡老師特別安排了一個互動環節,讓小朋友們有機會親自體驗皮影戲的魅力。本次演示的皮影戲片段選擇了經典故事《三顧茅廬》,講述了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最終請得這位智者出山輔佐的故事。


為了這次演示,凡老師和團隊提前準備了精美的皮影道具和幕布。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分成小組,每組都有機會體驗皮影的舞動。在燈光的映照下,每個角色都在幕布后活靈活現,仿佛賦予了它們生命。孩子們的手指輕輕擺動,皮影人物便在幕布上跳躍、舞動,展現出了《三顧茅廬》中劉備的誠摯和諸葛亮的睿智。小朋友們的表演雖然略顯稚嫩,但卻充滿了熱情和創意,贏得了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

此次課程不僅增進了小朋友們對松江非遺的了解,也激發了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和探索欲望。在課程的最后,凡老師呼吁大家共同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中來,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華東政法大學附屬學校)
文案|何汪俊
排版|錢莘喆
審核|統計與信息學院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