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數說黨史 數說中國”理論宣講團的講師們分別前往松江區方松街道三新學校、洞涇鎮黨群服務中心、新浜鎮新浜學校,開展了“數說廉潔故事”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主題的理論宣講活動。此次活動延續了該宣講團一貫的“數說”課程特色,通過創新的方式將抽象的概念和復雜的歷史轉化為具體、生動的數字和故事,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
數說廉潔故事

在“數說廉潔故事”的課程中,“數說黨史 數說中國”理論宣講團講師陳諾同學以高頻互動的方式激發小朋友們的學習興趣,用“崇廉拒腐,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的信條,引導大家理解“廉潔”的含義。他通過陳云、孔繁森和張桂梅三位人物的事跡,展示了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堅持廉潔奉公的精神。陳諾特別分享了陳云“1份菜譜、2條規矩、約法3章”的故事,強調了這位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的忠黨愛國、自律自省。

陳諾又講述了孔繁森在西藏工作期間舍身奉獻的故事,以“8.6元錢”和“12條建議”兩個數字展示了這位改革先鋒的一心為民的廉潔擔當精神。在華坪女高的故事中,華坪女高95.5%的高考本科率遠比上海這一教育發達地區73%的本科率高得多,讓每一位同學深受震撼。在互動環節中,通過小組討論和連線游戲,加深了對廉潔自律,克己奉公的理解。活動最后,陳諾鼓勵小朋友們從日常小事做起,踐行質樸和廉潔的生活態度,不攀比、不浪費,以誠待人。


(方松街道三新學校)
數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今年是澳門回歸的25周年,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主題為課上,講師于小雪同學通過詳盡的數據和生動的故事,向小朋友們展示了粵港澳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的獨特魅力。

于小雪不僅介紹了粵港澳大灣區的地理、文化和經濟優勢,還通過具體的數據展示了這一區域的重要性和發展潛力。她提到,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人民幣,以不到全國0.6%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約11.1%的經濟總量,并與長江三角洲作為參考展開對比。她特別提到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界級的工程奇跡,120年、55公里、42萬噸……一系列具體而震撼的數字展現了中國橋梁建設者們的智慧與實力。演講最后,于小雪闡述了粵港澳大灣區將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和創新能力,并呼吁小朋友們共同參與進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新浜鎮新浜學校)

(洞涇鎮黨群服務中心)
通過與小朋友們的交流以及課程問卷的反饋得知,大家對于這次“數說廉潔故事”和“數說粵港澳大灣區”的課程評價很高。受訪的小朋友們表示,通過數字和故事的結合,原本枯燥和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這也再次證明了“數說黨史 數說中國”理論宣講團的創新方式在激發青少年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方面的顯著效果。此次授課不僅讓小朋友們了解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情況和廉潔的重要性,鼓勵他們要誠實守信、正直無私,同時心系家國,志存高遠,積極進取,發奮學習,努力為國家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文案| 錢莘喆 吳宇桐
排版| 吳宇桐
審核| 統計與信息學院宣傳部
責編| 肖包興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