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南翔小籠、隴西臘肉、烏蘭察布莜面、安慶黃梅戲、喀什土陶,橫縣茉莉花、哈爾濱冰雪文化、天津楊柳青年畫、威寧苗繡……這些祖國好物,你知道多少?
寒假的進度條雖已不足,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回鄉大學生推介家鄉別具一格“寶藏”的熱情仍然不減,他們以文字、圖片、手繪、Vlog等多樣方式發青年之聲,共繪錦繡中國的活力畫卷。
// 用手繪展現《繁花》地標 //

筆觸繪鄉情。不少大學生一邊推介家鄉美,一邊展示著自己的才藝。
王家衛導演歷時3年創作拍攝的《繁花》火遍大江南北,讓上海文化再一次傳播到了全國各地。人們對上海文化津津樂道的同時,“寶總”和“爺叔”所在的上海標志性建筑和平飯店也十分出圈。金融管理學院大一邵家杰選取和平飯店作為原型進行創作,以手繪方式展現上海美麗風光和獨特文化。
國際商務外語學院法語(商務方向)專業2022級本科生李佳頤介紹了自己的家鄉哈爾濱。看著今年紅遍全國的網紅城市“爾濱”,她倍感自豪:“哈爾濱旅游文化資源豐富,除了年初火爆全網的中央大街、冰雪大世界、哈爾濱紅腸外,還有極地公園、哈西紅場、松花江霧凇美景等。‘爾濱’是座十分宜居的城市,這里的人們熱情好客,待人友善,讓人感到賓至如歸,煙火氣息濃厚,歡迎來哈爾濱,感受冰城的魔力與熱情?!睘榇耍罴杨U從飲食、旅游資源、歷史文化等方面精心設計了一張推介海報,讓人心馳神往。

會展與傳播學院大一新生艾明熙主要以成都代表性動物為視覺中心,和地標性建筑寬窄巷子為場景元素構成畫面,輔之以地域習俗符號(如麻將),加以點綴后設計了一張關于家鄉的海報。金融管理學院保險學的陳雅妍同學也把自己家鄉柳州繪制出來。柳江是柳州人的母親河,環繞城中的數十座橋成了柳州獨具特色的標志性建筑,溝通了河兩岸的燦爛文化。陳雅妍說,希望以俯瞰視角展示環水而生的柳州城市建筑群,展示柳州獨一無二的魅力。

// 圖文Vlog齊上陣展家鄉特色 //
除了手繪,大學生們還以文字、圖片、手繪、Vlog等多樣方式共繪錦繡中國。
來自新疆喀什、國際經貿學院經濟學專業2022級本科生依合帕麗阿依介紹起當地傳統手工藝品:喀什土陶。她說,“喀什土陶被稱為‘泥巴藝術’,遠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出現,到漢晉時代發展到彩陶。在喀什土陶器中,尤以仿古土陶最為著名,它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具備了觀賞和實用的雙重價值。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可如果到了古城不看看花盆巴扎,你就錯過了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機會?!?/p>
金融管理學院財務管理專業2023級本科生張天奕來自上海嘉定,他以視頻方式和大家分享了南翔的特色美食——南翔小籠。他來到一家百年老店長興樓說,“這家的餡心用上等豬腿肉與夾心肉搭配,剁細并拌入用雞湯煮成的肉皮凍。出籠的小籠饅頭,小巧玲瓏,似明珠一般。入口柔軟,湯汁溢于齒頰,鮮美無比。吃的時候可以先咬一口,吸出里面的湯汁,最后再整個吃掉,這樣就能體會到湯汁的鮮甜和肉餡的嫩滑?!?/p>

法學院國際經濟法專業2022級本科生宋沐陽為家鄉甘肅隴西的臘肉打CALL。她說,“古代隴西地處邊陲,戎羌錯居,在連年征戰的環境中,臘肉漸漸成為歷代戍邊將士的保障供給,經過不斷發展,隴西臘肉腌制技術精良,工序分為六道:一選肉;二搓糖;三抹鹽;四壓桶;五晾曬;六收藏。如今,隴西臘肉入圍省級非遺項目,臘肉產業蓬勃發展有力助推了隴西擺脫貧困的面貌,同時也是游子心心念念的一口家鄉味道?!?/p>
貿易談判學院國際經貿規則專業2023級本科生、來自天津的張馨元和大家分享家鄉民間傳統藝術——楊柳青年畫。楊柳青年畫起源于明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四大年畫之一。張馨元說,楊柳青年畫氣氛祥和,筆法細膩,形式多樣,蘊含著勞動人民希望生活富足的愿望,反映了人們的生活風俗,不僅具有藝術欣賞性,且具有研究價值,是探尋中國北方社會歷史和人民精神風貌的“活化石”。
地方戲曲、歷史遺址、古鎮、甚至是家鄉文化名人,都在同學們的講述中變得更為可親、可愛、可感。在這群大學生看來,青春熱情在路上,人間煙火最家鄉,當代學子當用實際行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踐行助力家鄉發展的使命擔當。
與此同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的不少大學生返回家鄉后,還認真查閱資料,精心制作了一張張家鄉畫卷,展現了跳動數字里的家鄉火熱發展。
黃朝蓁同學通過官網獲取家鄉廣西在農業生產中的基本信息,利用豐富多樣的數字化工具展現了家鄉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取得的喜人成果。許淑婷同學利用PPT精心繪制了一張云南數字化發展的版圖,從數字化企業、數字化商業以及鄉村的數字化管理等方面挖掘信息化數據,利用可視化的圖表,生動形象展示了家鄉數字化發展的新成就。褚靈同學就是上海大學生,她將視野瞄準上海四通八達的地鐵線網,從側面形象展示上海的活力。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昕璐
編輯:張紅葉
來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時青年報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4/02/19/17083217731135829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