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劉昕璐
今年暑假,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數說中國”理論宣講團走進企業課堂和田間地頭,師生結合“訪萬企讀中國”社會實踐調研,在走訪調研企業一線的過程中,發揮統計學、大數據等學科專業優勢,為企業家、公司白領、農業經營戶開設“數說貿易強國”“數說創新驅動發展”“數說鄉村振興”等“數說中國”系列理論課程,用一組組詳實的數據、可視化圖表,生動鮮活地闡釋了黨的創新理論和新時代上海發展變化,也由此進一步凝聚信心、激勵奮斗。
“十年來,我國貿易加快培育競爭優勢,已實現巨大飛躍。貨物貿易規模不斷躍升,年均增長8.6%。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突破40萬億人民幣關口,連續6年保持第一大國地位。服務貿易年均增長6.1%,進出口總額連續8年穩居世界第二位。”在上海摯臻物流服務有限公司,統計與信息學院2020級應用統計專業研究生王蕓蕓正以“數說貿易強國”為主題,用數據對比呈現出我國對外貿易的變化,講述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作為我國發展的強大助力是怎樣一步步取得長足發展。
現場,通過“數說貿易強國”課程的講授,企業員工們進一步堅定了做大做強企業服務貿易強國建設的信心,而對青年學子來說,這些跳躍著增長的數字,也讓自身心潮澎湃,激發起責任和擔當意識。
王蕓蕓說:“改革開放以來,對外貿易一直是我國發展的強大助力,通過這次講課,我也深刻感受到我國正在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作為青年學子,要不負韶華,不辱使命,扎實學好專業知識,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更大力量。”

從6月底開始,這支“數說中國”宣講團走訪了30余家企業和農場,從市北高新科技園到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從松江農業合作社到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在深入調研企業發展的過程中,也為企業、農場送上一堂堂別開生面的理論課程。
在北京企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上海知從科技有限公司、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KEIPER(愷博)等高新技術企業,統計學專業封冰悅、江一凡、陳鑫怡、冉曉璇等同學聚焦“數說創新驅動發展與AI技術”“數說上海城市綠色發展”主題,以詳實的數字講述了新時代國家在技術創新領域的投入和取得的矚目成就,并重點介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前沿發展,將黨課與企業數字化發展進行充分融合。調研座談會變身校企“理論大課堂”,企業家和高管們紛紛與師生圍繞創新發展、技術變革、人才培養以及校企產學研進行互動交流。
在市北高新科技園聚能灣創新創業中心,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黨委書記劉素貞、經濟統計系主任李佩瑾、金融管理學院教師任佳等帶隊學生團隊,與十五家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圍繞數字中國建設探討專精特新企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假期里,師生們還走進松江區新浜鎮、葉榭鎮的多個農業合作社,為上海土是寶農業專業合作社、上海家綠蔬菜專業合作社、“八十八畝田”等合作社的農戶,講解“數說脫貧攻堅”“數說鄉村振興”“數說上海文化旅游十年發展”等內容,把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建設以及上海文化旅游發展內容傳遞給農戶,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記者從學校獲悉,自2022年以來,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創新“黨的創新理論+學科”模式,發揮師生專業特長,組建了一支“數說中國”理論宣講團,師生以數字為密碼開設系列理論課程,在高校、中小學、街道社區和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大課堂開展理論宣講30余場,輻射數千人次。此次,宣講團結合學校“訪萬企,讀中國”大調研,既走訪調研企業,更向企業、農戶“送課”上門,成為校企共建“理論大課堂”的一次嘗試。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劉昕璐
編輯:張紅葉
來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時青年報
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3/07/21/16899152141298213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