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我國貨物貿易規模不斷躍升,年均增長8.6%,已突破40萬億人民幣關口,連續6年保持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 “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從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60%以上……”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講解在實驗室立體環繞,一串串激動人心的數據躍上實驗室的弧形大屏,這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的師生在科技感滿滿的實驗室里開設的一堂“數說新時代十年發展成就”思政課。

昨天,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統計與信息學院在學校新建成的數字經貿實驗室開展“數說二十大”系列主題活動之“數說新時代十年發展成就”。活動開通了在線直播,全校近千名師生在線觀看。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校長汪榮明以“講好新時代發展成就,勇擔新征程使命任務”為題為全體師生講授了一堂思政課。他談到,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報告系統總結了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這些偉大變革和巨大成就也是高校培育時代新人的生動鮮活的教材。他積極評價了在實驗室里開設“數說新時代十年發展成就”課程的新嘗試,尤其是師生運用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用數字說話,讓課程內容更有說服力,讓青年更有“共鳴”、能“共情”,希望這樣的“數說”活動繼續辦下去,把新時代的奮斗故事講好,把奮斗精神傳承好。

活動播放了“數說家鄉這十年”尋訪活動視頻。2023年寒假,統計與信息學院面向返鄉大學生開展“數說家鄉這十年”實踐活動,鼓勵學生聚焦“數說城市發展”“數說鄉村振興”“數說幸福生活”三個主題,以數據可視化方式,展現家鄉新時代十年取得的飛速發展和矚目成就。
經評選,“數說家鄉這十年”尋訪活動共產生一、二、三等獎和優秀獎30名。圍繞“數說新時代十年發展成就”,師生們進行了三場微課展示。第一場以《數說家鄉這十年》為主題,由獲獎學生代表共同講述,他們通過調研走訪和數據挖掘向大家展示了家鄉云南沙溪、安徽蕪湖和上海十年間發生的巨大變化。第二場以《數說貿易強國——建設大市場,共享大機遇》為主題,經濟統計系李佩瑾老師和李昕禹同學共同授課,他們通過一系列的數字增長,令人信服地展示了十年來我國對外貿易取得的成績以及進博會五年的成績單,表達了對貿易強國建設的信心和建設貿易強國的使命。第三場,計算機與人工智能系劉慧老師和封冰悅同學以《數說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通過大量的數據、圖表和對比分析,呈現了十年間我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取得的矚目成果,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未來發展趨勢。這些精彩紛呈的課程激勵青年胸懷遠大理想,用實踐擦亮青春底色,用奮斗助力國富民強,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把“數說新時代十年發展成就”思政課堂搬進數字經貿實驗室,是上經貿大統計與信息學院的一次創新嘗試。師生在這里真正體驗到了一堂“沉浸式”的黨課和思政課,數字經貿實驗室里展示了學校進入新時代以來在數字經濟、數字金融、數字貿易等領域的優秀成果和積極貢獻,與師生們的授課內容相印證,更有效地激發了師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小課堂”實現了“大教育”。
2022年以來,上經貿大統計與信息學院發揮統計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學科專業優勢,打造了“數說黨史 數說中國”理論學習平臺,圍繞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組建師生宣講團開展“數說二十大”系列課程和活動,以數字為密碼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成為學校的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