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劉時玉)近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2年“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臨時黨支部在線開展主題黨日。本次主題黨日以“腳步丈量大地 逐夢貿易強國”為主題,邀請校內外專家開設專題黨課,激勵參與調查項目的師生牢記囑托、砥礪奮進,以黨建領航助推“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取得高質量成果。

據了解,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2年“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已于5月28日正式啟動,本次調查聚焦“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的企業韌性與紓困政策”主題,全校550余名師生組成36支調研隊伍,對上海及長三角地區企業進行在線調研和深度訪談。經過一個月的系列培訓和相關準備,目前調研隊伍的范圍已輻射多個行業近300家企業,進展順利。
校方希望,通過本次主題黨日,進一步堅定“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的全體師生的信念,鼓舞大家擦亮初心,將奮勇爭先、扎實實踐,以高質量的系列研究成果和工作實際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受邀專家、學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師生近600人同上黨課。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汪榮明以“腳步丈量大地 逐夢貿易強國”為題授導課,他從“百年變局中的貿易強國新發展”“率先擔當作為的上海新出征”“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新時代經貿人才培養新展望”三個方面,回顧了貿易強國發展歷程,帶領師生感悟新時代的召喚和上經貿大人的責任與擔當。
他強調,面對國家經貿發展的新問題、上海擔當新使命、人才培養新要求,全體參與社會調查的師生要勇立潮頭、敢于擔當,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聽人民呼聲,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為上海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教育強國和貿易強國建設做出上經貿大人的積極貢獻。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統計學會名譽會長王亞平以“認清形勢,把握大勢,堅持發展與開放不動搖”為題授黨課,為師生講解了當前復雜的國際和國內形勢,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的沖擊、俄烏戰爭對當前世界格局的重大影響,通脹高企、增長乏力成為當今世界的共同難題。在此形勢下,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要高舉經濟全球化旗幟,堅持高水平開放不動搖。他希望上經貿大師生發揮專業所長,深入調研,開展研究,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和貿易強國建設。
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上海)、上海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李計融的黨課以“立潮頭 觀未來——上海外貿發展的基本邏輯及未來走向”為題,介紹了上海外貿短期及中長期發展態勢,分析了上海外貿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并闡釋了上海外貿未來的發展走向:要抓住上海經濟發展的本質特征,實現上海外貿與社會整體發展的良性互動;要認識上海在全國外貿中的正確位置,走出上海外貿發展的獨特道路;要不懼短期波動,堅定長期信心,擦亮上海三塊“金字招牌”。
在這樣一堂特別的主題黨日上,專家們的黨課政治性、政策性、專業性和針對性強,引發了與會黨員們的思考與共鳴。在交流環節,《經濟日報》上海記者站記者李景介紹了中央經濟大報的企業報道標準和價值取向,他指出“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要注重宣傳工作,精選有代表性的企業,以“新聞性+問題導向”為手段,深入挖掘和傳播上海及長三角地區企業的好故事、好聲音。
連續四年參與“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的指導教師、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高運勝教授表示,該調查項目帶領學校師生走出校園走進經濟主戰場開展調研,對學生深化社會責任和涵養家國情懷,對學校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并對項目進一步推進提出建議:一是逐步形成案例庫和數據庫,真正實現調研數據的共享;二是注重搭建更多與企業合作的平臺,主動發揮作用為企業發展提供紓困解難的具體舉措,以取得更大的實效。
工商管理學院研究生黨員、“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臨時黨支部委員于思淼,代表調查隊伍的同學分享了他們在本次活動中對近20家上海及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企業調研過程中的經歷和感受,她表示非常珍惜這次調研的機會,可以在社會實踐一線經風雨、見世面,作為一名學生黨員,將砥礪初心使命,在走訪企業、助企紓困的行動中讀懂中國,勇擔使命。
統計與信息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永輝教授以“肩負時代新使命 砥礪奮進新征程”為題進行結課。他在總結中指出,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邀請領導和專家通過專題黨課答疑解惑,媒體記者和黨員師生共同研討,將為“訪萬企,讀中國”社會調查項目的理論研究,以及師生發揮專業優勢、主動服務多邊貿易體制和全球經濟治理提供很強的助力。希望調研師生更用心地投入實踐調研,更敏銳地把握問題關鍵,形成高質量研究成果和決策方案,服務國家和上海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疫情之下的復工復產,真正把研究寫在祖國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