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開同學們的數學思維,提高建模能力,從經驗出發,少走彎路。3月26日晚,統計與信息學院開展中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經驗分享會,邀請三位學長學姐分享相關學術經驗。本次學術沙龍,邀請了我院20級應用統計專業的韓笑、20級統計學(理學)專業的李思如、20級統計學(理學)專業的陳皓進行分享。現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分享的過程吧。
韓笑的分享
在賽前準備方面,韓笑同學在組隊和隊友的選擇,選題的選擇,賽前需要做的知識儲備和比賽的時間安排上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她建議可以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同學進行組隊,便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可以選擇比較熟悉的研究領域,熟悉領域的題目難度不是很大,需要在方法上進行一些創新;與此同時,賽前也需要進行一些知識儲備,在數據預處理和算法上需要做一些準備和學習。

李思如的分享
李思如同學主要從論文寫作的注意事項,論文寫作的思路,寫作習慣三個方面進行了分享。她強調論文撰寫和格式非常重要,論文在評審過程中有幾個特別需要注意的點:數據的處理,將自己的能力通過寫作和計算可視化展示出來。除此之外,在寫作過程中要保持良好的寫作習慣。另外也給同學們建議,不管是公式的書寫,還是實時標記,參考文獻的撰寫,都需要在格式上嚴格把關,按照比賽要求進行完成。最好能夠進行備份,防止數據和文章丟失。

陳皓的分享
陳皓同學從在組隊方面,賽前準備方面,建模方面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在賽前準備方面,他建議,對于建模小白來說,可以從暑假開始準備。6-8月學習算法并能夠復現,8-9月復現至少兩篇優秀論文。對于有參賽經驗的同學,可以多參加比賽積累經驗進行準備。而建模過程的軟件選擇,不管是R,python,Matlab,都各有優點和缺點,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進行選擇。

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收獲了滿滿的干貨和經驗,希望同學們都能從經驗出發在每一次普通的改變中積累,收獲自己想要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