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晚7點,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國際中文教育學院2025年斯洛文尼亞海外實習團隊在上海浦東機場集合,在副院長吳懷成、專業教師鄭甜甜的帶領下,開啟了前往斯洛文尼亞科佩爾普利莫斯卡大學的海外實習之旅。歷經約16小時的航程后,團隊成員于當地時間上午8點30分抵達斯洛文尼亞首都盧布爾雅那的布爾尼克機場。長途旅程和中轉奔忙雖然辛勞,但同學們期待實踐教學的熱情高漲,以昂揚的精神面貌擁抱了地中海岸的城市,也是此次教學實習的目的地——斯洛文尼亞科佩爾。
此次海外教學實習,不僅僅是對漢語教學技能的實踐探索和提升錘煉,更是傳播中國文化、促進國際交流的重要契機。10名學生將被分為兩組,分別走進科佩爾孔子課堂漢語文化夏令營的初級和中級漢語課堂,在當地兩名本土漢語教師的幫助下,進行漢語教學實踐和中華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從“你好”開始——初級漢語課堂點燃學習熱情
6月30日,在首次初級漢語班的課堂上,斯洛文尼亞當地漢語教師Katja(卡迪婭)負責課堂組織設計和知識串講,海外實習團隊的漢語小老師們則負責進行分組練習和知識鞏固。Katja以漢字演變視頻作為引入,通過“日、月、山”等象形字的動態展示,讓孩子們充分感受到漢字的魅力。實習團隊的漢語小老師們以漢字卡片、角色扮演等練習形式,讓孩子們將知識現學現用。此次科佩爾孔子課堂海外實習,SUIBErs探索出了“一師串講+多師陪練”的教學新模式,極大提高了海外兒童漢語課堂的學習效率。



從文化認知到實踐創新——中級漢語課堂共同探索漢字奧秘
在夏令營第一天的中級漢語班的課堂上,當地漢語教師Anja(安妮雅)以輕松的對話方式檢查了學生們的語言掌握情況。當發現學員們的漢語水平存在較大差異:個別學生已掌握基本聲調及簡單漢字,但多數學生仍主要依賴拼音學習后,為增進師生互動、激發學習興趣,Anja老師靈活調整了教學計劃,帶領實習團隊的漢語小老師們以“漢語姓名”為切入點,展開了一場生動有趣的漢字啟蒙課,進而復習鞏固舊知識。后半段,師生共同學唱中文歌曲《熱愛105°C的你》,學生積極性高漲。文化問答環節涉及佛教、老子思想等內容,為后續教學優化提供進一步參考。


“乘風而上”——傳統風箏制作放飛活動
下午,學員們通過生動有趣的風箏歷史視頻,了解了這一傳統技藝的文化內涵與發展歷程。隨后,師生們來到海邊進行風箏放飛實踐。盡管部分風箏因材料限制未能順利升空,但學員們熱情不減,在實習團隊漢語小老師們的指導下反復調試、協作嘗試,充分展現了積極探索的求知精神。此次活動寓教于樂,將文化傳承與實踐體驗完美結合,獲得了學員們的積極參與和一致好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