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哉“巾”幗:國際中文教育學院舉辦慶祝“三八”婦女節活動

3月8日,不是“女神節”,也不是 “女王節”,而是“國際勞動婦女節”,是紀念各國婦女百余年來爭取和平、平等、發展的節日,表達社會對女性的尊重、欣賞和愛意,并慶祝女性在經濟、政治及社會領域取得的成就。2024年國際勞動婦女節的主題為“投資于婦女:加速進步(Invest in women: Accelerate progress)”
國際中文教育學院師生于3月8日共聚信息樓510,舉辦慶祝第114個“三八”婦女節的活動。本次活動的主題為“美哉‘巾’幗”,以中國傳統服飾中的“帔帛”為線索,聯系現代服飾中的“絲巾”,探索服裝配飾的發展歷史、傳承淵源、使用功能與審美意蘊,在領略學習中華文化服飾之美中感悟當代婦女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來自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藝術學理論部的柯玲教授,為學院師生開設了“款款帔帛,美美與共”的精彩講座。柯玲教授專研文藝民俗學和藝術學理論,曾為英國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學者,主要從事非遺保護傳承及教育、民俗及民俗教育、國際漢語教育及跨文化交際交流等研究。近年共主持國家及省部級等科研項目10余項,公開出版學術著作13部、大學教材5本,發表學術論文及學術隨筆150余篇。她從中國傳統服飾中帔帛的文字解析、源起、流變、審美視角等四個方面展開分析和闡述,帶領聽眾跨越古今,聯通中外,從形制、設計、功能、材料到藝術表現等方面全方位地縱覽和欣賞了帔帛的燦爛文化傳承及紛呈的歷史影像。講座的最后,柯玲教授向王艷艷院長贈送了由她主編的《絲路情民族風——“一帶一路”沿線百年時尚流行變遷實錄》供學院師生學習交流。


現場師生在深入了解帔帛之美的基礎上,聚焦于“絲巾”在現代生活中的實用與審美功能,共同學習和嘗試如何能夠更好地使用絲巾為我們生活中的服飾穿戴增添點睛之筆,展現自信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