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在信息樓526舉辦了期末教師培訓大會。此次培訓大會邀請上海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二語習得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蔡金亭教授作題為“從模仿到自主創新:二語習得與外語教學的科研之路”的專題講座。
本次講座由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院長張蔚磊主持,學院副院長王玉、單建國、雷春林、郭義以及學院全體教師共同參與了此次講座。

蔡金亭教授的講座分三個部分,一是科研工作經歷與體會分享,二是學術論文撰寫與發表,三是科研項目申報。首先,蔡教授回顧了自己的科研歷程,并將其劃分為四個階段。通過對自身經驗的回顧,蔡教授就如何立足個人實際選擇科研路徑給出了建議。對于有穩定科研方向的老師,他建議在博士論文基礎上發表論文、申請項目、出版專著,逐步深入;對于興趣廣泛者,則推薦廣泛閱讀文獻,選定興趣點后深入研究,與同行合作撰寫并投稿論文。在實證論文寫作方面,蔡教授詳細闡述了寫作要求。他指出,標題應簡潔明了,摘要需涵蓋研究的關鍵要素,引言要清晰地確定選題并介紹研究背景與結構。研究背景部分要對語言現象進行深入分析,評述相關研究的不足。研究設計要嚴謹,包括明確的研究問題、合適的受試對象、可靠的材料和工具、科學的數據收集與分析方法。研究結果應緊扣問題,用圖表直觀呈現主要發現,并確保統計結果的完整性。討論環節要概括發現,與前人研究進行對比,并探討理論支持情況。結語則需總結研究內容、發現及價值,同時指出研究的不足與未來展望。參考文獻要完整規范,行文需反復修改,力求規范簡潔。

蔡教授還分享了論文修改與投稿的經驗。他以具體案例展示了論文修改的過程,并強調了了解目標期刊特點的重要性,包括細讀投稿要求、瀏覽近年所發論文、了解主編和編輯等。關于項目申報,蔡教授結合自身多年項目申報的經驗,指出與寫論文有相通性,要學有專攻,應根據自己的興趣,多閱讀中外論著,學與做相結合,為申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打下堅實的研究基礎。針對老師們的選題,他指出要結合現實尋找突破口,將理論價值和現實相結合,并要對其進行充分論證;申請材料的撰寫要反復打磨,“改”無止境。

最后,張蔚磊院長進行了總結。她表示,感謝蔡教授的精彩分享,本次講座內容豐富,精彩生動,為我院教師高水平科研項目的申報以及科研能力的培養帶來了諸多啟示,也激發了學院教師對外語研究的興趣,希望與會教師在新的一年中積極探索適合自己的科研路徑,申報科研項目,為個人和學院的共同發展貢獻力量。在場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更加堅定了科研信心和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