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年11月1-3日,人工智能與公共外語教學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舉行。在人工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教育領域尤其是外語教學正面臨著深刻的變革與前所未有的機遇。人工智能技術的滲透,不僅為外語教學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方法,還在教材編寫、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育評價體系上引發革命性的變化。會議邀請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人工智能如何有效驅動外語教學。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雷春林、王春巖和孔燕平三位老師帶領他們指導的五位研究生參會,并且在分論壇進行了論文陳述性發言。

雷春林老師與學生沈文、汪美美匯報的主題為:ChatGPT在外語教學中應用的綜述。該報告以ChatGPT問世后,從2022年12月到2024年10月發表的40多項最新實證研究為樣本,從研究的場景、對語言技能的關注、ChatGPT在使用過程中的顯性優勢以及潛在隱憂等幾個維度為讀者提供了ChatGPT在外語教學中應用的概覽。論文也提出了對Chat GPT發展的參考建議,以促進人們對AI技術在外語教學中應用的深層理解。

王春巖老師與學生張子祎報告的題目是:開放式人工智能工具對研究生寫作認知負荷和自我效能的相對影響:第二語言讀寫能力的專業知識逆轉效應。該研究的核心目的是調查在使用開放人工智能工具撰寫研究計劃的過程中,不同水平的第二語言(L2)研究生是否會存在專業知識逆轉效應。該研究論文希望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導,幫助其在學術寫作課程教學時更有效地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并發揮技術的最大優勢。

孔燕平老師與學生史金婧、毛俊文匯報的主題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口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回顧與展望。該研究聚焦口語教學,通過收集、整理和統計相關文獻,旨在為人工智能支持的外語口語教學提供研究啟示與有益參考,為后續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口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提供參考。
在這場學術前沿會議上,師生們聆聽專家精彩的講座、與學者們的交流互動以及分享個人的發現與心得,過得忙碌而充實。會議之前,五位學生得到老師的悉心指導,并精心打磨各自的報告內容,她們的匯報發言得到了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大家表示,參會不僅讓自己深切體會到人工智能給未來教學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更打開了思維的新窗口,增強了未來從事該領域科學研究的信心和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