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選題與論證講座在松江SD306多媒體教室成功舉辦。作為學院學科發展系列講座的第1、2期活動,本次講座特邀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尚必武老師以及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青年長江學者屈文生老師主講,旨在幫助學院教師更好地理解科研項目申報的方向、流程和技巧,提高申報成功率,同時這也是學院活躍科研氛圍、推動學術研究水平提升的重要舉措。講座由張蔚磊院長主持。

尚必武教授首先闡述了科研項目申報的重要性,并通過自身經驗分享,指出學院可以通過分配責任專家、組織老師動員和分組輔導等方式,積極推動老師們申報國家社科基金等項目。他表示,通過梯隊分組和合作,形成競爭與互助的氛圍,能夠促進不同學科領域教師之間的共同成長,帶動學院的整體科研發展。隨后,他詳細介紹了如何選擇和論證課題,強調選題的重要性、研究現狀的梳理、以及課題的學術和應用價值。同時,他提到了科研團隊成員的合理搭配和學院的資源支持對課題成功的重要性。最后,尚教授還分享了最新的國家政策變化,特別是關于課題指南的調整和對區域國別研究的重視,提醒老師們在申報時要結合國家的研究導向和關鍵詞,靈活調整選題方向。

屈文生教授首先肯定了外語學院“有組織的科研”這一主題,表示科研需要計劃和團隊合作,學院的科研發展應從學術交流、項目申報和成果培育等方面著力,逐步提升整體科研水平。屈教授以法律翻譯和翻譯史的研究為例,強調了選題的重要性。他認為好的選題是項目成功的一半。選題要具備時代特征、創新意識和不可替代性,避免重復已有的研究。接著,屈教授分享了自己多次成功申報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經驗。他表示,科研沒有捷徑,需要大量的時間投入,遵循“1000小時定律”,高質量的研究和項目申報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積累和打磨。此外,屈教授還特別強調了申報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和問題導向,以及如何通過前期的深入研究來提高申報書的說服力。

最后,張蔚磊院長對本次活動進行了總結。她表示,通過兩位專家的講座,相信學院教師對科研項目申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提升學院整體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希望教師們積極申報科研項目,利用學院提供的資源和支持,實現個人與學院的共同發展。講座結束后,師生們與兩位專家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國際商務外語學院一直致力于推動學科建設和科研發展,通過舉辦此類高水平的學術講座,不僅拓寬了師生的學術視野,也為學院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