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
專題學習交流黨的二十大報告
10月25日上午,國際商務外語學院黨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會議,專題學習交流黨的二十大報告。全體黨委委員及黨政班子成員出席會議,會議由黨委書記劉根春主持。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舉旗定向、主題鮮明、思想深邃、氣勢恢宏,吹響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進軍號角。學院黨委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要切實把廣大師生的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來,要帶領廣大學生不斷增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全面推進學院新一輪的高質量發(fā)展。
會議明確,下一步,學院黨委將按照學校黨委的統(tǒng)一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結合學院工作實際,全面抓好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一是要積極營造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濃厚氛圍。二是要分層分類抓好落實,要在學精悟透用好上下功夫,在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中逐步求實效。三是要注重發(fā)揮學院學科特色優(yōu)勢,聚焦服務國家戰(zhàn)略和上海發(fā)展,找準發(fā)展定位,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切實推進學院事業(yè)和人才培養(yǎng)的高質量發(fā)展。
會上,學院黨委委員及黨政班子成員結合個人學習情況和工作實際分別交流學習體會。
黨委書記劉根春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是引領我們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思想旗幟和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高校是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我們必須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一是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二是要持續(xù)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真正肩負起人才培養(yǎng)的歷史使命,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高質量人才支撐。三是要堅持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青年學生,用黨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使得青年學生堅定歷史自信,增強歷史主動,帶領青年學生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勇毅前行。
黨委副書記、院長溫建平表示,黨的二十大的勝利閉幕標志著我們站在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起點上,我感到倍受鼓舞。報告中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是對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的彰顯和展現,既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實現現代化理想的信心與決心,又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如一的使命和擔當。報告第八部分“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特別提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作為高校外語教師,深感自己肩負的為黨和國家培養(yǎng)國際傳播人才的重任和使命。因此,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二十大精神,加深對當代中國的理解,及時把握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動向,扎實做好人才培養(yǎng)各項工作,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更好地服務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
黨委副書記徐峰表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十年來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yè)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闡明了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及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等,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作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大學建設和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做到以樹人為核心,以立德為根本,推進高校德智體美勞教育整體性、系統(tǒng)性發(fā)展。
副院長王玉表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途命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接續(xù)前進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報告中的“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內容讓我更加堅定對教育領域改革發(fā)展的信心。作為高校教師和黨員干部,應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讓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成為師生的自覺追求。要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大力推進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頭腦,引導青年學子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復興棟梁、強國先鋒”。
副院長單建國表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鼓舞人心,催人奮進。過去的百年,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長期奮斗,實現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進入新時代以來,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成功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向世界貢獻人類文明發(fā)展和進步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教育、科技、人才提到“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的重要地位。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二十大精神上來。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實現中國高等教育的現代化努力奮斗。
副院長(掛職)雷春林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就“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出專門部署,特別提出“要堅持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這說明黨對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進行了科學謀劃,充分體現了教育、人才工作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地位。此外,人民日報在解讀“未來五年,我們怎樣干”的行文中,提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中華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等,這些都與我們立德樹人的目標息息相關。在未來工作中,將立足本職工作,傳播好中國故事,為國家的富強、民族的復興做貢獻。
副院長(掛職)郭義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等科學論斷,讓我深刻認識到作為一名大學教師和科研工作者的光榮使命。深入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首先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扎實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研究生教育全流程管理,引導學生把個人成長成才與國家重大戰(zhàn)略和上海社會經濟發(fā)展需要結合起來。其次要求真務實,服務學科內涵式高質量發(fā)展,以高質量學科建設推動學院各項事業(yè)進步,為學校的“地高大”建設和“十四五”規(guī)劃的實現貢獻智慧和力量。
黨委委員程棟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主題鮮明、內涵豐富,科學謀劃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目標任務、大政方針,是奮進新征程、開創(chuàng)新偉業(yè)的政治宣言,是初心映民心、黨興耀復興的行動綱領,是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光輝文獻,對于引領時代、開創(chuàng)未來具有重大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作為一名輔導員,要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把立德樹人的理念系統(tǒng)地內化到日常思政工作的各方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撰稿、供圖:閆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