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國際商務外語學院師生同心奮進,在確保常規工作不斷線,教育教學不掉線的情況下,積極響應號召,勇當抗疫“志愿軍”,把初心畫在行動上,把使命落在志愿服務中。
大學英語教工第一黨支部黨員 嚴立東
大學英語教工第一黨支部黨員嚴立東自疫情爆發以來,一邊以高度負責、一絲不茍的態度確保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一邊積極投入到小區緊張繁重的抗疫行動中。作為一名老黨員和教師,他嚴格要求自己,服從社區安排,多次參與社區的救援和物資分配,積極幫助居委會和物業做好宣傳推廣,鼓勵居民樹立戰勝疫情的決心,化解部分居民的緊張心理。每次的核酸檢測和居委會的各項通知,他都主動參與,同時也提醒廣大鄰里群眾不信謠不傳謠,服從居委會的統一調度。他說,疫情無情人有情,黨員教師要先行。疫情肆虐,正是對我們黨員的最大考驗,黨員教師必須要沖鋒在前,我們一定要樹立信心,堅信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一定能夠戰勝疫情,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法語和漢語國際教育教工聯合黨支部組織委員 陳之瑜
法語和漢語國際教育教工聯合黨支部組織委員陳之瑜自居家辦公以來,除了認真開展線上教學和輔導外,積極投身社區的抗疫志愿者服務,協助社區街道專員做好本小區不同樓棟的“核酸篩查微信群”的通知通告和數據統計。看似簡單,實則不易,每一項任務都需要用心、用力、更用腦地去完成。此外,她還根據小區要求發放抗原檢測試劑,發放愛心物資。為保證物資更快、更新鮮地送到每戶家中,陳老師會在第一時間完成清點,同其他志愿者一起以樓棟為單位及時送達。在全市核酸篩查時,陳老師5:30到崗,擺放護欄、做好間隔標示,分批有序地在微信群中通知居民下樓做檢測。她說,通過參與志愿服務,在感動之余,更是體會到了防控一線工作者的艱辛不易。

學院工會副主席 江小娣
學院工會副主席、英語(中英合作)教工黨支部黨員江小娣在繁忙的居家工作之余,積極擠出時間參與小區志愿服務,參加發放新冠抗原測試劑、收集抗原測試結果、協助發放和團購物資。遇到個別不配合的住戶,她耐心敲門、多次勸說,最終說服相關住戶配合檢測。發放團購物資也需要及時和細心,有時物資深夜才到,既要及時關注物資到達時間,又要及時發到居民手中,保證食品的新鮮度。作為小區家園群(包括業主和租戶)群主,她每天把小區業主群的防疫、核酸檢測、發放物資的通知、注意事項等轉發布在微信群中。通過志愿者工作,江老師體會到醫護人員、物業和居委的不易。

法語和漢語國際教育教工聯合黨支部黨員 劉佳平
法語和漢語國際教育教工聯合黨支部黨員劉佳平多次參加小區抗疫志愿服務,她用心記錄了一周志愿日記。第一日: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穿上防護服,成為志愿者“小藍”,跟樓組長阿姨一道護送本樓道的鄰居朋友參加小區的核酸檢測。第二日:休息。第三日:協助樓組長阿姨分發抗原檢測材料并統計檢測結果,感謝鄰居朋友的全力配合,任務圓滿完成。第四日:小區第二次核酸檢測,“小藍”再上崗,在小區書記、主任、樓組長和各路志愿者的協作下,這次的工作效率顯著提升,核酸采樣速戰速決。第五日:小區繼續封閉管理,但發放物資未到,有些鄰居朋友開始“斷糧”,于是本人由志愿者“晉升”為本樓道的“團(購)長”。第六日:一大早接到正式通知,要再次進行抗原檢測,跟樓組長阿姨一起把檢測材料放到鄰居門口的袋子里,真正做到了“少聚集”。第七日:上午有課,分發抗原檢測材料的光榮任務由我家先生代為完成,平時看我當志愿者忙得不亦樂乎,今天他也終于親身體驗了一把。

大學英語教工第三黨支部黨員 董瑋
大學英語教工第三黨支部黨員董瑋第一時間在“先鋒上海”報到,并積極加入社區防疫志愿者黨員服務隊,積極參與社區核酸檢測志愿服務工作,引導居民按指定路線排隊,提醒居民排隊時保持間隔距離,提前準備好核酸碼。希望能為防疫工作獻上一份力量,上海加油!

本科生第二黨支部預備黨員 高敬之
本科生第二黨支部預備黨員高敬之在上海疫情剛開始反復時就主動向居委會申請,成為了此次社區抗疫的志愿者。他總是在早上五六點鐘起床,前往社區指定的核酸檢測點。街道的老年人和外國人很多,操作核酸檢測碼十分不方便,他非常耐心地幫助有困難的居民生成核酸檢測碼。無論是身著“小藍”,還是身著“大白”,他都懷揣著為人民服務的信念,身居抗疫前線,助力這次抗疫斗爭的勝利。

研究生第六黨支部黨員 孟夢雪
研究生第六黨支部黨員孟夢雪在家鄉江蘇常熟主動承擔起社區志愿者工作。她所在的村莊老年人很多,他們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子女陪同,孟夢雪所要做的是幫他們做好核酸檢測登記。她經常是一站就是8個多小時,腰腿僵硬。她深切體會到了醫務工作者以及“大白”的不易。她說,作為黨員,有義務參加家鄉的疫情防控工作。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她也同樣會在危急時刻挺身而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