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理解“五個認同”的精神內涵,11月15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與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 “馬克思主義理論大講堂”第三期講座,邀請復旦大學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復旦大學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鄒詩鵬教授作“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專題講座。

此次講座采用線上會議的形式,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全體師生聆聽講座。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秦淑娟教授主持講座。
鄒詩鵬教授圍繞國家民族及其認同構建的必要性,正確認識中國統一多民族國家傳統以及當代狀況下國家民族認同建構與中國民族共同體建構的幾個主要問題進行了闡述。鄒詩鵬教授深刻解讀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演變的歷程,闡釋了民族、國族、族群之間的關系以及構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主要路徑。

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吳艷華對本次專題講座進行了總結,她認為,鄒詩鵬教授的報告將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幫助我們理清了中華民族歷史發展演變的脈絡,理解和認識民族、國族、族群之間的關系有助于我們更好地進行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具體實踐。吳艷華指出,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與喀什大學“一東一西”兩所高校來聯合舉辦這樣的學術講座,本身也是對中華民族共同體建構的話題的一種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