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之際,9月19日,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與喀什大學兩校馬克思主義學院,和駐守世界最高國門的紅其拉甫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跨越5000公里,通過智慧樹平臺同步課堂,兩校三地同上一堂主題為“愛國:新時代青年的接力”的“大思政課”。
這堂“大思政課”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愛國:時代青年的價值取向”;第二個環節是“愛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行動基礎”;第三個環節是“愛國:青春勃發的自覺擔當”。本次同步課堂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主持工作)劉海泉主持,兩校師生以及紅其拉甫邊檢站的移民管理警察共同參與。

課堂第一環節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羅國輝副教授主講,他通過古往今來的事例,從何為愛國、為什么要愛國、怎樣愛國三個方面系統講解了新時代愛國主義的內涵,以及青年大學生的愛國體現與責任擔當。

課堂第二個環節由喀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許科龍波副教授主講,她結合拉齊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為國戍邊的英雄事跡,以及紅其拉甫邊檢站前哨班的感人視頻,講述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愛國主義的行動基礎,強調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性。

課堂第三個環節由紅其拉甫邊檢站張鳳梓警官主講,她結合紅站的歷史,以及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一代代紅其拉甫人的堅守換來祖國國門邊境的和平穩定,她表示自己在移民管理這個崇高事業中因守衛國家安全而感到自豪,最后寄語兩校大學生未來要找到人生的意義,創造精彩的人生。

聽完張警官的講述后,兩校大學生現場紛紛對紅其拉甫邊檢站的移民管理警察表達了崇敬之情。


下課后,沒有來得及發言的兩校同學,在小卡片上書寫自己的心聲,表示未來要自覺擔當使命,努力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轉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這些小卡片將會郵寄給紅其拉甫邊檢站民警們。



據悉,此次滬喀兩校三地同上一堂“大思政課”是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與喀什大學兩校馬克思主義學院、紅其拉甫出入境邊防檢查站繼今年6月掛牌共建“實踐育人基地”后,深入挖掘各方所蘊含的“大思政課”豐富資源,將新、老以及新時代創新發展的“三特”精神等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一步拓展大思政課平臺的又一次深入嘗試,三方將繼續共商共建共享,深入推進大思政課高質量發展,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作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