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為深入探究智慧技術在養老領域的應用成效,探索青年力量參與智慧養老服務公益創新的路徑,“智青春?享銀齡” 實踐團隊近期對上海代表性智慧養老機構展開專項調研。團隊由9名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項目聚焦“智慧技術賦能養老院,讓養老變享老”,總結上海代表性智慧養老機構在智慧服務、數字技術、品牌建設、志愿服務等方面的集體成就與建設經驗,并探索青年力量參與下智慧養老服務公益創新的新模式和新成效。


實地探訪:
解碼五里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
智慧養老模式

暑假期間,實踐團隊走進上海五里橋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實地觀察智慧養老在政策推動與行業引導下在布局、管理、服務方式等方面的發展成果。


上海五里橋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是一個面向全體社區老人,集機構、社區、居家養老為一體,同時兼具醫養特色、“一門式”受理的多功能、樞紐型綜合為老服務機構。其始終秉持“一切為了老人”的服務理念,竭盡所能為長者提供良好的養老服務,致力于為長者提供有尊嚴、有溫度、健康幸福的養老生活。

調研過程中,五里橋智慧養老院的適老化環境設計給團隊留下深刻印象。防滑地板全覆蓋、扶手設施隨處可見,居住空間采用“家庭照護單元”設計,配備公共活動區與獨立臥室,充分兼顧老人的安全需求與歸屬感。溫暖的色調搭配老上海風情的彩繪,巧妙弱化了科技應用的冰冷感,營造出如家般的溫馨氛圍。

智能技術應用成為此次調研的核心關注點。據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已實現多維度智能安防體系:智能手環內置定位與跌倒報警功能,為老人戶外活動提供安全保障;浴室、廁所等易發生危險的區域安裝紅外掃描設備,通過定時掃描精準檢測跌倒情況并即時報警;具備AI算法與云存儲功能的監控攝像頭,可主動預判潛在風險并觸發警報,相關數據同步對接后臺管理系統與民政部門,便于信息調取與應急處理。

值得關注的是,黃浦區推廣的老年卡整合服務已成為智慧養老的重要載體。該卡片整合二維碼、人臉識別等信息,不僅在社區老字號聯盟等場所提供消費優惠,更重要的是,在機構內“一拉”或“刷臉”,即可快速調取老人身份、居住地等信息,實現高效信息采集和服務對接。同時,它記錄老人參與活動、興趣小組和養老服務消費的痕跡,便于機構分析優化服務。

調研啟示:
技術賦能與人文關懷的平衡之道

這次線下實踐讓團隊成員們真切看到智慧養老院在提升安全預警、優化服務效率、整合資源方面的潛力。上海五里橋養老服務中心不僅實現了醫養康護一體化,還借助信息平臺聯動街道與志愿者,實現了社區共護的養老模式。同時,與院長的交流也讓成員們意識到,科技的最終落點仍應是“人”。智慧養老的推進,需要技術不斷發展降低成本,更需要在追求便捷高效的同時,始終將老人物理安全與信息安全和尊嚴放在首位,在探索中尋找最佳平衡點。

結語

此次調研為實踐團隊提供了鮮活的案例樣本。團隊將以此次調研為基礎,進一步梳理智慧養老的創新模式與現實挑戰,積極探索青年參與智慧養老公益服務的有效路徑,為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貢獻青年智慧。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