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在團隊指導老師楊軍敏老師的帶領下,團隊前往上海青浦區圓通速遞總部進行調研。圓通速遞財務管理中心資金部總監方閎、資本運營部總監黃秋波、資金部高級經理張磊、圓通學院顧問李明等人熱情接待了調研團隊,并就企業數字化發展歷程進行了詳細介紹,助力團隊深入了解相關情況。


項目背景

在國家“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戰略引領下,快遞物流行業正經歷從“規模紅利”向“技術紅利”的深度轉型。作為行業標桿,圓通速遞率先提出“科技圓通、數字圓通、綠色圓通”三大戰略。為了提煉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升級方案,為學界與業界提供真實且有價值的樣本,校企聯合開展了此次調研活動。
圓通速遞創建于2000年5月28日,經過十六余年的發展,已成為一家集速遞、航空、電子商務等業務為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形成了集團化、網絡化、規模化、品牌化經營的新格局,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2010年底,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標志著圓通向集團化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公司在網絡覆蓋、運營能力、業務總量、公眾滿意度及服務質量、信息化水平、標準化等方面均走在行業前列,品牌價值和綜合實力名列中國快遞行業前三名。


實踐調研

1.圓通速遞LOGO變遷
在實踐調研過程中,團隊了解到了圓通速遞諸多具有代表性的發展歷程。其中,圓通速遞LOGO在24年里的變遷頗具深意。1999 年,LOGO以毛筆蘸墨寫下 “圓通速遞”,深褐色的底色沉淀著企業創業初期的初心與堅守;2012年,手寫體演變為方正的 “YT”,顏色也從褐色轉變為藍色,首次將“速度”這一核心元素融入視覺符號之中;到了2025年,極簡扁平的 “YT” 僅采用0.3毫米的線寬,搭配智能漸變的科技藍,能夠隨終端自適應發光。LOGO的每一次 “減重”,都象征著品牌在數字化浪潮中不斷前行,離云端更近一步。

2. 運輸工具變遷
運輸工具的變遷同樣見證了圓通速遞的發展與進步。1999年,公司依靠自行車馱著包裹穿梭于大街小巷,清脆的鈴聲成為了最早的 “到件提醒”;2005年,三輪摩托取代了腳踏鏈條,載重能力和運輸里程首次被發動機所改寫,效率得到顯著提升;2012年,電動三輪全面投入使用,其零排放、低噪音的特點,為城市末端配送注入了綠色的活力;2025年,新能源無人配送車與無人機組成“空地一體”的配送戰隊,借助云端算法實現實時調度,0.1秒就能規劃出最優路徑。運輸工具在不斷更新換代,但“使命必達”的決心始終未曾改變。

3.員工榮譽墻
圓通速遞的員工榮譽墻更是彰顯了企業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榜上有名,皆是光速”,這句評語生動地體現了員工們高效的工作作風。無論是凌晨四點忙碌的分揀線,還是員工指尖耐心的簽收操作,亦或是那句溫暖的 “您的包裹到了”,都將 “客戶至上” 的理念深深鐫刻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榮譽不在高墻,在燈火通明的轉運中心,在小哥汗濕的工牌——一人一束光,匯聚成中國快遞最亮的追光。

4.數字化轉型座談會
這場座談會聚焦“全球網絡、數字大腦、人才梯隊”三大核心關鍵詞,展現了圓通以國際視野、科技創新與人才驅動協同推進的高質量發展格局。財務管理中心資金部總監方閎率先介紹了公司的國際化版圖,表示圓通已在主要國家布局海外分撥中心,跨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隨后,黃秋波回顧了從信息化到數字化再到智能化的技術躍遷,強調全鏈路數據正驅動運營效率與客戶體驗同步升級。李明則聚焦人才底座,介紹圓通學院以實戰化課程系統鍛造中層骨干,為企業持續擴張儲備生力軍。


成員感悟

“走進圓通指揮中心,巨幅數字屏上實時跳動的5.4億條路由數據像銀河傾瀉,無人車在0.1秒內完成路徑再規劃——那一刻,我真切感到‘震撼’二字不足以形容:一輛曾靠手寫面單起步的三輪車,如今已進化成由算法驅動的智慧艦隊,把‘中國速度’寫進全球時區。
更讓我感動的是,當無人機在頭頂呼嘯而過,轉運中心燈火通明的小哥們仍用一句‘您的包裹到了’守護最后一米溫度。數字化沒有稀釋人情味,反而讓汗水與代碼同頻共振。我要為這份既仰望云端又腳踏土地的堅守,點一個滾燙的贊!
走出圓通總部展廳,胸口像被什么輕輕撞了一下——那面LOGO墻把時光壓成了三幀畫面:1999年毛筆寫的粗糲‘速遞’,2012年漸亮的藍,到今天0.3 毫米線寬的透白‘YT’。顏色每淺一分,背后就多一群挑燈改代碼的人;筆畫每減一劃,路上就多一輛無人車替小哥頂風冒雪。原來‘變薄’的不僅是標識,更是時間與距離的厚度。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什么叫‘把初心寫進日常’——他們把5萬元的小火種護在手心,一路奔跑成照亮全球的星河,也把一次次‘您的包裹到了’悄悄留在了風里、雨里,還有我們的心里。”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