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燈下的哨兵”“艱苦奮斗的傳人”“人民群眾的厚愛”……走進歷史長河,“南京路上好八連”向參觀者遞出一張張上海的紅色名片。來自定日縣第一初級中學的初二學生白瑪曲吉參觀展覽后感慨道:“太震撼了!以前我在課堂上聽過的故事現在就呈現在眼前。在和平年代,‘好八連’的軍人們默默守護著我們,感覺很幸福。”
9月24日上午,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攜手學院退伍大學生,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第一初級中學和第二初級中學的中學生,上海市松江區佘山外國語實驗學校的中小學生,一同走進“南京路上好八連”事跡展覽館,開展“國防教育進軍營,同心共筑中國夢”暨“情暖西藏·點亮夢想”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主題活動。本次活動特邀上海市松江區老兵講故事宣講團成員共同參與,活動形式豐富,師生們不僅觀看了國防展覽、學習英雄事跡,還開展了紅色班會。

白瑪曲吉和她的同學們跨越4000多公里第一次來到上海,在“南京路上好八連”事跡展覽館,他們與上海的大中小學生一起,零距離參與國防教育,學習英雄們無私奉獻、一心為民的崇高精神。
值此新中國成立75周年、對口援藏30周年之際,他們也帶來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一封向老黨員、老戰士致敬的信。“近1.2萬名干部人才、一批批‘組團式’醫療人才、教育人才跨越了上千公里的時空,從五湖四海走進了雪域高原……西藏再也不是過去落后貧困的高原之地,豐富多樣的產品輸送到各地,向我們展示了她的勃勃生機。”這封信跨越千山萬水,承載著滬藏兩地學生的深情厚意,也傳遞著青年一代對先輩的敬意與對未來的憧憬。

記得曾經走過的路,才能走好將來的路。上海市松江區老兵講故事宣講團三位老兵,聲情并茂地向三代青少年講述紅軍長征、抗美援越的英雄往事。上海市松江區悅都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張業東也在現場進行授課,用社區實踐的生動故事闡釋了自己“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2023級退伍士兵班的游志猛曾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疆軍區某合成師。他向大家講述了邊防戰士們的動人往事,每每提到那個同是19歲卻為國捐軀的小戰士陳祥榕時,他總是眼眶泛紅,聲音低沉,充滿了對戰友的懷念和敬意。

心手相連,共憶榮光。在活動現場,滬藏兩地大中小學學生代表共同朗誦了喬羽先生的經典之作《祖國頌》。在詩歌的鏗鏘韻律中,滬藏學子們更加堅定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決心。自2015年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工商管理學院黨委便開啟了“情暖西藏·點亮夢想”系列實踐育人項目,為西藏日喀則市仲巴縣的學生提供幫助,如今該項目已經走過了整整9個年頭。本次活動讓滬藏兩地學子面對面,將國防教育與民族團結思想緊密結合,也加深了漢藏兩地大中小學青年學子的情感聯系。
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教育局副局長、定日二中校長汪海鯨是上海第十批援藏干部,在這場特別的國防教育活動中,他向孩子們提出了“守好祖國邊疆,建好美麗家鄉”的希望。汪海鯨表示,“感謝國家對西藏教育的鼎力支持,包括城鄉15年免費教育、農牧民子女‘三包’教育等政策,確保了孩子們的受教育權利,鞏固了邊疆發展。希望同學們能夠樹立遠大理想目標,促進滬藏交流交往交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