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法治人才須在國際舞臺施展才干》
發表于《光明日報》2023年11月28日第14版

【導讀】:
涉外法治人才是各領域國際交往與合作的重要保障,為維護國家利益、壯大國家力量、提升國家形象提供不可或缺的人才支撐。伴隨近年來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交流的持續深入,我國參與國際經貿與國際事務的程度不斷加深,對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亟須培養一批涉外法治專業人才。當前,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已進入發展快車道,培養方式日趨多元化,發展前景廣闊。
涉外法治人才是指在國際法律事務、國際合作以及涉外法治領域具備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士,其熟悉國際法律規則和國際組織框架,能夠處理國際合作、跨國商業活動和涉外法律事務等相關工作。此類人才應具備多方面能力素養。首先是掌握體系化的法學知識,具備扎實的法學理論基礎和較強的法律分析能力,能夠識別、評估與應對法律風險,促進糾紛解決。其次,在國際法等相關領域具有專長,熟悉國際法律原則、條約、慣例等知識和理論,具備涉外實務能力。在語言工具方面,涉外法治人才應具備較強的外語聽說讀寫能力,能夠閱讀、理解和處理外文法律文件。更重要的是,該類人才應具備國際視野,能夠適應多元文化環境與國際交流語境,有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與國際合作能力。還需強調的是,涉外法治人才應心系國家與人民,通過參與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維護我國公民和企業的合法權益、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并通過平等對話與緊密協作,推動全球治理規則更加公平公正,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應對世界性挑戰。

作者:饒淑慧 法學院民商經濟法學系教師
【作者簡介】
畢業于復旦大學訴訟法學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畢業于浙江大學訴訟法學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2022年至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任教。主要從事民事訴訟法、司法制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