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黨建工作樣板黨支部,法學院國際關系學系教工黨支部書記吳曉鋒老師除了做好自己所在系教師的核酸數據統計、疫情防控相關排查之外,還多了一份職責——社區志愿者。

早在居委會發出志愿者征集令的第一時間,吳曉鋒老師就早早地報了名。3月14日晚18:00,吳曉鋒老師準時來到小區核算檢測點,領取并穿上了防護服,參加核酸檢測志愿者崗前培訓。吳老師主要負責入口導航任務,負責提醒、幫助居民準備好二維碼。小區正式開展全員核酸檢查,300多居民有序進場,開始十人一組的混檢流程。
因進駐小區的居委會工作人員只有1人,負責協調的人手較緊缺,吳曉鋒就開始了一人多崗的穿梭式服務。在入口處,他負責維持排隊秩序,提醒居民進行核酸檢測登記,面對小區不太會操作手機的老人,他耐心地講解。“核酸檢測排隊,請到這邊!”“十人一組,有序排隊!”“48小時接種過疫苗的不要檢測,請到另一邊登記!”。
碰到小區多名外籍居民,吳老師又臨時充當了翻譯官和技術員,探索常規的健康云登記無果后,及時安撫他們的情緒,并幫助開啟新的登記流程。在登記處看到掃碼員借著微弱燈光艱難地打印條形碼時,吳老師又準時出現在每組的尾巴,及時打開手機電筒為掃碼員點亮環境。
就這樣,吳老師一遍又一遍地喊著,來來回回地穿梭,一直工作到深夜。
第二天,他又精神飽滿地準時出現在云課堂,開始跟學生講課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