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7日至28日,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主辦、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承辦、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和上海市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協辦的2020年上海“國際法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松江校區成功舉辦。因疫情防控的需要,本次論壇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外地專家及同學均以線上方式參會。
論壇以“新時期的國際法問題研究”為主題,收到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山東大學、同濟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四十余所國內高校以及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投稿百余篇。經過三輪專家匿名評審,論壇評選出25篇優秀論文,其中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7名,優秀獎10名。本屆論壇得到了上海市法學會主辦的刊物《上海法學研究》的特別支持,部分獲獎論文將結集為專刊發表。
論壇開幕式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學系主任吳嵐主持,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研究生院郝程程副院長、上海市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龔柏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陶立峰副院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孔慶江副會長通過在線方式致辭。

嘉賓致辭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郝程程宣讀了獲獎名單。華東政法大學博士研究生朱玥作為獲獎代表發言,她表達了對論壇各方的感謝,鼓勵更多同學利用該平臺展示研究成果并交流思想。
隨后,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宋錫祥教授的主持下,上海市法學會國際法研究會會長、復旦大學教授龔柏華以《服務更高水平開放的國際法研究和應用》為題發表了主旨演講。龔柏華教授聚焦國際貿易規則和國際投資規則的改革,期望同學們在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國際法的研究與應用,以服務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需要。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孔慶江,以線上方式發表了題為《WTO危機下國際社會的選擇》主旨演講。孔慶江教授介紹了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停擺過程,指出多方臨時上訴仲裁安排作用的有限性,并就WTO危機下中國的應對選擇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第一單元的論文宣講與點評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李樺佩副教授主持。來自復旦大學、倫敦大學學院、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和武漢大學的同學宣講了論文。復旦大學的陳力教授、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孟琪教授以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吳寧鉑老師分別對上述論文進行了詳細的點評。陳力教授肯定了同學們的學術熱情,建議同學們的學術研究應堅持問題導向。孟琪教授肯定了同學們的學術敏感度,鼓勵同學們繼續深入研究。吳寧鉑老師指出,文章用語應當專業并且指向性明確。

第二單元的論文宣講與點評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吳嵐副教授主持。來自復旦大學、山東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同學進行了論文宣講。武漢大學的劉瑛教授以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毛真真老師對上述論文進行了細致的點評。劉瑛教授對同學們的選題以及寫作方法予以了肯定,建議論文寫作與中國國情相結合,以使論文內容更加豐滿充實。毛真真老師表揚了同學們扎實的理論功底和嚴密的邏輯推理,對同學們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如何結合案例進行論證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第三單元的論文宣講與點評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殷敏教授主持。來自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山東大學、暨南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和華東政法大學的同學們匯報了自己的論文。華東政法大學的張磊教授、上海大學的陳敬根教授以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唐瓊瓊老師對上述論文進行了深入的點評。張磊教授表揚了同學們論文的突出優點,建議論文寫作要重細節、重分析、明確行文目的。陳敬根教授建議,論文摘要應當精煉,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案例對比使論文更具有現實意義。唐瓊瓊老師肯定了同學們選題的現實價值,建議論文的各級標題與內容相匹配。

第四單元的論文宣講與點評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藺捷副教授主持。來自華東政法大學、暨南大學、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北京大學以及山東大學的同學們宣講了論文。上海海事大學的殷駿副教授、華東政法大學的韓逸疇副教授以及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的扶怡老師對以上論文進行了精準的點評。殷駿副教授對各位同學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態度予以贊賞,肯定了同學們的學術功底和選題的價值,并從寫作技巧、學術規范性等角度給出了具體建議。韓逸疇副教授肯定了同學們寫作時的中國視角,提出了完善論文的多項建議。扶怡老師強調了引用外文文獻的準確度等問題。

論文宣講與點評環節之后,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金強主持了閉幕式,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饒蕓燕致閉幕詞。饒蕓燕書記指出,法學院很榮幸能為研究生的學術探討提供平臺和機會,法學院取得的成績離不開與各兄弟院校之間的密切交流。
連續六年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舉辦的上海“國際法學”研究生學術論壇,已經成為上海乃至全國范圍內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國際法學研究生學術活動,為全國各地的國際法學子們提供了重要的學術交流平臺。

獲獎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