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28日下午,由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數字金融產業學院主辦、金融管理學院、孫海鳴工作室、美國研究中心協辦的《數字貨幣發展趨勢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路徑選擇》論壇通過騰訊會議成功舉辦。來自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上海海關、上海社科院、上海文匯報、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商委、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上海黃金交易所、江海證券的專家與我校師生近200人線上參加了此次論壇。會議干貨滿滿,精彩紛呈。

上海對外經貿大學日本研究中心主任陳子雷教授主持了大會主旨演講和主題報告環節。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武偉教授首先做了《科創金融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競爭力》的主旨演講。他簡述了科創企業融資需求的特征,結合第一手的調研資料,提出構建科創金融生態圈,創新投貸聯動機制,加快推動科創企業發展。
主題報告環節,來自上海海關的趙文斌主任做了《中國古代貨幣發展和造假》的演講。他簡述了中國古代貨幣的發展,由古至今貨幣體現了四大特征:便捷使用、國家壟斷、通脹問題、貨幣造假。對于數字貨幣來說,安全性應該放在第一位。來自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的劉功潤副院長做了《數字人民幣:打造全國最佳央行數字貨幣》的演講。他提出對內形成具有系統化的數字經濟,對外數字人民幣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建議。來自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凌燕經理做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與數字貨幣發展中的黃金戰略》的演講。她指出,數字貨幣的核心競爭力,取決于主權貨幣的兌付能力,國家儲備是人民幣兌付能力和國際化地位的有力保障,數字貨幣的核心競爭力是黃金儲備。來自江海證券的殷偉經理做了《數字貨幣與資本市場、證券公司競爭發展趨勢》的演講。他指出數字貨幣不僅提供了新的方案和管理角度,還對貨幣派生機制、貨幣運行機制、貨幣政策調控效率等產生影響,促進金融服務實體。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方艷副教授做了《前沿科技賦能金融監管——隱私計算與加密貨幣》的演講。她介紹了隱私計算在加密貨幣和區塊鏈應用中的應用,提出隱私計算賦能金融數據生態建設的建議。
科研處處長何歡浪教授主持了大會評論環節。上海社科院中國學研究所沈桂龍所長指出會議主要圍繞創新和風險監管展開,科技使得金融體系出現新變局,主要體現在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有優勢又存在弊端與挑戰。要用科技角度、政策角度來應對數字貨幣的發展。期待臨港新片區在制度創新方面取得一些新的突破,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海文匯報理論評論部楊逸淇主任認為數字貨幣是數字經濟的基石。上海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積極爭取數字貨幣的應用試點,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他提出了三個建議:數字貨幣需要更完善的法律制度,打造更多的上海標準實現數字化的彎道超車,加強與媒體的合作促進群眾對于數字貨幣的相關信息的了解。上海市商務委員會總經濟師羅志松認為應該從經濟、生活、治理數字化發面推進上海數字化建設,應該關注數字人民幣下一步發展的三個問題:安全性、應用前景、是否會代替微信、支付寶,關注數字人民幣未來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上海市發展研究中心綜合處王丹處長認為各報告選題方面非常具有穿透性且形成體系,議題安排得非常全面,體現了專家的專業性和研究的透徹性,他從決策咨詢的視角提出一些建議。美國研究中心主任陳曉靜教授感謝各位專家的精彩演講和精彩點評,她進一步探討了數字人民幣與區塊鏈的結合以加快上海綠色金融發展。
金融管理學院院長張鐵鑄教授對大會做了總結并感謝各位專家、領導的精彩發言和同學們的積極參與。他指出金融行業目前正在加速數字化轉型,這對人才培養帶來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學院開設了數字金融實驗班,旨在順應數字化轉型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變化。會議不僅對未來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也對學院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具有積極意義。學院倡導學術研究要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和上海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希望專家們今后多多指導金融管理學院的科研和教學工作,更好地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獻策獻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