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公益創業”
公益創業的興起如同星星之火,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有效途徑。每一次創新都是一次創業,每一次創業都將帶來新的機遇。創業讓我們觸摸到公益夢想的熠熠光輝,而創新將我們的公益夢想照進現實。創新不止,創業不息,星星之火終將燎原。
第九屆公益伙伴日公益創業專場
本屆初心


2020年是中國的社會治理經過70年實踐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的關鍵之年,是“十三五”規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是即將開啟十四五規劃,邁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一年。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之下,政府領導人民抗擊疫情取得重要成果。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指導引領,公益創業者的創新求變,以及社會伙伴的向善同行。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上海考察講話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聚焦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關切。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指導,上海公益創業基地、上海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2020年(第二屆)上海社會組織公益創業大賽,積極回應社會需求,分擔后疫情時代社會治理責任。鼓勵和引導大學生與社會力量創新創業,為公益行業輸送新鮮血液同時推進社會治理進程不斷深化,開創新時代國家治理新格局。
青年代表未來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
國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
青年既是追夢者
也是圓夢人
在上海年輕一代創新創業者的身上
人們看到了許多
與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完美契合的特質
核心焦點
疫后發展
當前新冠疫情覆蓋全球,疫情帶給我們的是一場災難,可留下的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的課題:如何不忘初心,擁抱變化;后疫情的社會秩序恢復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堅守努力,如何發揮各自優勢,讓疫情后的社會加速恢復和發展。本次大賽設立“疫后發展”主題,關注后疫情時代的社會發展。鼓勵例如完善醫療、教育、民生系統等驅動疫后發展的項目參與,通過大賽聯動各級資源助力疫后社會發展。
幸福民生
上海正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基于社區基層運行管理在此次疫戰中的貢獻突出,真正看到應對公共危機時社會協作的重要性。本次大賽設立“幸福民生”主題,希望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隊積極發揮其服務功能,匯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城市的磅礴力量,主動發現社區的真切問題和需求,創新服務形式從而增強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共同用公益的力量織就幸福民生夢。
科技振興
科技創新,國家賴之以強,也關系著企業發展和人民的生活。新一輪的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影響著世界發展格局和人們生活方式,也悄悄改變公益方式。大學生們作為科技創新的新興力量,大賽設立“科技振興”主題,聯合多家高校參與,鼓勵大學生通過公益場景與科技應用結合,用科技創新為公益發展加油助力,科技向善,我們一路同行。
美好城鄉
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上海,一直以來肩負著對口支援、脫貧攻堅的光榮使命和重要任務。2020年是脫貧工作決勝決戰、全面收官的關鍵階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闡述了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對人類生存發展起到最本質的作用。大賽設立“美好城鄉”主題,希望通過大賽能夠匯集對口支援、鄉村振興、城鄉治理等優秀公益項目和感人故事。用公益方式鼓勵更多的人參與生態文明建設與創業,共建綠色家園,看山望水憶鄉愁,擁抱美好新生活。
人文精神
中華民族底蘊深厚,悠久的歷史沉淀出千姿百態的各地文化傳統。其所秉持的人文精神,就像我們的血液一般,潤物細無聲地流淌在中華兒女的軀體中,無處不在地彰顯著生命的朝氣。大賽設立“人文精神”主題,希望可以激發文化傳承者們的公益創業熱忱,從傳統文化、傳承保護、人文意識提升等方向,順應時代發展,明晰中華民族獨特的思想精華,為中華人文精神的闡揚,以高度文化自信守護中華民族文化根脈。
組織架構
指導單位: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社會組織管理局)
主辦單位:
上海市社會組織服務中心
(上海公益新天地運管方)
上海頌鼎社會公益創新發展中心
(上海公益創業基地運管方)
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
聯合主辦單位:
上海瑪娜數據科技發展基金會
承辦單位:
上海頌鼎社會公益創新發展中心
支持單位:
上海第一財經公益基金會
上海仁德基金會
上海融樂公益基金會
上海覺群文教基金會
上海來伊份公益基金會
公益新天地園
中智上海白領青年志愿者總隊
上海各高校雙創學院
上海各高校就業促進中心
上海市區街三級聯動社會組織孵化基地
大賽亮點

●參賽條件 ●
● 社會組織類:已在國內注冊登記,成立時間5年以內的社會組織。
● 公益團隊類:有公益創業意向并已具備項目實踐經驗,未來有意愿登記成立社會組織的公益團隊。
參賽要求
大賽基于首屆參賽項目類別占比和當下社會治理發展需要,重點分為五個核心焦點:疫后發展、幸福民生、美好城鄉、科技振興、人文精神,參賽組織和團隊依據自身創業聚焦選擇一個核心焦點作為參賽主題。
1、以社會組織或公益團隊為參賽主體,一個主體只允許申報一次。
2、公益團隊類別參賽者須年滿18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3、參賽者須在規定的報名時間內以實名方式報名。
4、參賽者提供不實或抄襲的資料,參賽者將被取消參賽資格和獲獎權利。
評比原則
1 | 成長性 關注項目的可持續性和自我造血功能,鼓勵考慮投入、吸收資源以及所產生社會效益的“投入—產出比”且項目具有普適性和可推廣性的運作模式。 |
2 | 實踐性 鼓勵參賽項目在參賽前已有實踐經驗且項目的設計充分考慮可行性,即需要考慮在預定的時間、人力、資源范圍內,綜合當地的實際情況,設定切實可行的項目進度及目標。 |
3 | 創新性 鼓勵打破固有的問題解決思維及模式,從新的角度,新的方式去思考。 |
5月至7月15日 報名征集 ?報名者提交線上報名表完成在線報名; ?主辦方將在線上發布大賽具體流程并下發大賽申請材料,報名者進行大賽申請材料填寫,于7月15日24:00前申報期限內將電子版申請材料發送至大賽執委會指定郵箱,完成大賽申報工作; ?組織報名參賽的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隊,進行線上線下公益賦能講座培訓。 |
7月16日至8月5日 初賽階段 ?主辦方對參賽方案的參賽資質進行審核篩選 ; ?對于符合參賽資質的申報材料,組織初賽評委會對社會組織類和公益團隊類分別進行書面材料評審。 |
8月6日至9月9日 復賽階段 ?組織進入復賽的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隊,優先加入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創新創業專項基金籌款平臺,并進行線上線下公益籌款賦能指導培訓; ?入圍復賽參賽組織和團隊進行專場路演和現場答辨,復賽評審組現場評審并以綜合打分方式評出進入決賽的組織和團隊; ?針對進入決賽的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隊進行逐一溝通,結合專家意見進一步完善方案。 |
9月10日至10月 決賽階段 ?組織進入決賽的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隊,進行線上線下公益賦能講座培訓; ?入圍決賽的參賽組織和團隊進行專場路演和現場抽簽答題,由決賽評審組和大眾評委共同進行現場評審,以綜合打分投票表決方式評出獲獎組織和團隊; ?所有獲獎的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隊創業項目在決賽結果公布后結合第十屆公益伙伴日進行線上線下宣傳展示。 |
歷屆評委
大賽歷屆評委會由全國公益行業大咖、上海公益創業基地智庫專家、企業領軍人物、高校專家學者以及公益媒體代表等專家強勢集結,堪稱陣容強大。評委會主要負責對大賽所有參賽組織和團隊進行專業、真實且有效評審,確保大賽評審工作的專業性。
徐家良
上海交大
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
閆家偉
社鄰家
鐘曉華
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系學院社會學系
俞祖成
上海外國語國際關系與公共管理學院
徐本亮
上海公益創業基地
許田
上海市政府采購評審
以上為大賽部分評委名單,關注大賽官方公眾號了解詳情。
參賽收獲
? 主辦方扶持獲獎組織和團隊免評審直接入駐公益孵化基地。
? 主辦方為獲獎組織和團隊提供上海公益創業基地智庫專家團公益導師一對一專業咨詢指導的機會。
? 主辦方提供獲獎組織和團隊項目落地上海孵化注冊、政策咨詢等指導服務。
? 主辦方為獲獎組織和團隊提供社會組織支持服務平臺直通車服務,包括法務、人事、財務、項目運營等。
孵化咨詢
資源鏈接
? 主辦方推薦符合要求的參賽組織和團隊項目優先入選上海社會組織政府供需采購平臺。
? 主辦方為進入復賽的社會組織和公益團隊提供籌款平臺。
? 主辦方為獲獎組織和團隊將提供專項咨詢服務和能力建設項目,包括社會組織參與政府購買服務、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項目籌資全方位解讀、公益項目的開發與管理等23門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培訓選讀課程。
賦能培訓

品牌展示

? 獲獎組織和團隊可于公益伙伴月期間在公益新天地園區平臺展示。
? 獲獎組織和團隊可在上海市社會公益人才招聘服務平臺上進行機構品牌、核心項目、人才梯隊等全面展示。
? 獲獎組織和團隊可共享上海公益創業基地的媒體傳播資源。
? 主辦方將組織參賽組織和團隊開展國內外企業、高校、社會組織參訪學習交流活動。
參訪交流
獎金支持
?進入總決賽獲獎組織和團隊將獲得額度不等的大賽獎金。
? 主辦方將推選參與大賽的優秀公益創業項目優先進入「覺群大學生創業扶持計劃」,符合條件的項目將獲得覺群文教基金會扶持基金(貼息/免息創業貸款)。
(以上為大賽部分福利訊息,關注官方公眾號,福利逐一揭曉。)
掃碼進入在線報名鏈接進行填寫并點擊提交,完成大賽在線報名第一步
長按識別二維碼
咨詢電話 ![]()
13020160878 呂老師
13020160768 周老師
轉載自上海公益創業基地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