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5日下午,松江區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啟動大會暨松江創業新秀大賽閉幕式在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舉行。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嵐、松江區副區長王瑋華、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處處長李鷹等領導出席。

松江區創城辦領導小組成員及創城辦公室成員、松江區各高校、中職院校領導、各街鎮(經開區)分管領導、各街鎮(經開區)社區事務受理中心負責人、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啟迪漕河涇(上海)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各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負責人、創業指導專家以及創業新秀代表等共同參加會議。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張嵐在會上致辭。他表示在上一輪的創建工作中,松江區總體謀劃,全面部署,厚積薄發,圍繞G60科創走廊建設,立足區位優勢,著力打造大學城雙創集聚區,有效促進青年群體創新創業,圓滿完成了各項創建指標任務,為全市推進創新創業、穩定就業工作貢獻了松江力量和松江經驗。希望在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過程中,松江區堅決貫徹上級工作精神和戰略部署,立足本區實際,聚焦體制機制、抓改革抓創新,在市政策基礎上做加法、做增量,有效彌補市級創業政策的空白和不足,兼具本土特色,通過條塊相互結合、上下功能聯動,在全區形成一個覆蓋更廣泛創業人群、服務更加全面的促進創業網絡體系。

王瑋華副區長發表講話,她表示,經過三年的努力,松江創業載體“遍地開花”、創業主體“日益強大”、創業活躍度“迅猛激發”、創業效應“成倍釋放”、創業典型“脫穎而出”,為推動松江轉型發展發揮了引領帶動作用,實現了“創業型城區達標”的工作目。在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中,要進一步圍繞松江區域經濟發展,深化創建內涵,提升創建成效,將創新創業工作往深處走、往基層拓。王瑋華副區長就如何做好本區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提三點意見:一、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從服務國家戰略的角度深入推進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二、下沉基層、提質增效,從打響服務品牌的角度深入推進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三、深耕細作、選樹典型,從打造特色亮點的角度深入推進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

松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彭再德發布了松江區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的相關文件。他指出,在松江區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中,要達到科創驅動效應更加顯著、創業服務體系更加健全、創新創業活力明顯增強、帶動就業效應充分釋放的目標。新一輪創業型城區創建工作是一項系統工作,也是貫徹落實國家就業優先和積極就業政策的一項政治任務,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需求為導向、問題為導向、效果為導向,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切實讓想創業、要創業、能創業的人受益,發揮新一輪創建的最大效益。
臨港控股總裁、臨港松江科技城董事長丁桂康代表臨港松江科技城致歡迎辭,并介紹了園區在創業型城區建設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績和新一輪創建的設想。來自松江區孵化基地代表、創業大賽中涌現的優秀創業者代表分別分享了他們的創服工作心得和創新創業成果。他們深切體會松江區的創業環境和創業政策越來越好,為他們的創業之路提供了非常大的助力。
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一個目標 三大舉措”戰略布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一直致力于推進公共社區(街鎮)和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功能融合與聯動發展,發揮三區聯動的社會化優勢,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會上,通過產業集聚的各街鎮、科研實力雄厚的各高校與特色鮮明的各孵化基地達成簽約合作,形成了以“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新橋鎮人民政府+臨港松江科技城”為主的“智能制造”雙創集聚區、以“上海農林職業技術學院+葉榭鎮人民政府+羚跑眾創空間”為主的“綠色生態”雙創集聚區和以“上海視覺藝術學院+永豐街道辦事處+輕客眾創空間”為主的“科技影都”雙創集聚區,相信未來一定能迸發出創新創業的火花,釋放1+1+1>3的疊加效應。






松江區創業新秀大賽已于7月30日順利落下帷幕,經歷了初賽、復賽、決賽,最終共有9家企業脫穎而出,獲得了本次大賽的一、二、三等獎。會上,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市人社局就業促進處處長李鷹、市就業促進中心副主任趙曉云為獲獎創業新秀頒獎。


//////////
